港投站群
当前位置: 首页 /  港航员艺

《中国文脉》读后感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-04-01 浏览量:3771 分享到:

文:凤仪航电公司 李鹃


谈到文化,势必是一个博大深远的话题。它是一个民族,一个国家的根源,是我们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。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,历经千余载岁月的涤荡,我们获得了不计其数的文化瑰宝。面对如此的繁华盛景,一个中国人,若是对自己的文化渊源一无所知,甚至鄙薄,那是多么可怕。习总书记屡次谈到文化复兴,谈到文化自信。要自信首先要了解,这不禁让我们意识到,品鉴和把握先祖赋予我们的财富,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和义务。

古往今来,文化洪流奔流不息,其之大,浩浩荡荡,其之深。如何沿着文化延续变化的主线去了解?读《中国文脉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余秋雨先生完整地梳理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,学浅如我,捧起来也是“津津有味”。酣畅淋漓,荡气回肠的文字、故事,让人自然地亲近了中国历史,亲近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,过程中似乎能从先生的文字中听到中国古人的呼吸,感受到他们的体温。

本书分为三个部分:一是中国文脉,二是笔墨历史,三是列举了一些例子来说中国的上古时代。作者开篇第一句即指出:“中国文脉”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。点明主题后,《中国文脉》以中国文字起源为原点,从《诗经》讲起,到春秋战国时期的“百家争鸣”及“楚辞”,再到秦汉时期的统一与文学影响,汉赋及《史记》,魏晋时期的“三曹”及“竹林七贤”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,再到一场审美大爆发的唐宋诗词,然后是元曲及明清小说,一气呵成,展现出一条清晰的脉络,既是文学的发展,亦是历史的变迁,生动地解读了中国文化的演化过程。对于读者而言,能够站在研究者的肩膀上,借助文学家的眼睛,鸟瞰中国文脉是何其荣幸!

“君不见,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,君不见,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.......”

“怒发冲冠,凭栏处,潇潇雨歇。抬望眼,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,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,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..........”

中国文字魅力无穷,当这些文字汇集成文章的时候,文字就仿佛是架起了一座座沟通的桥梁,连接了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。文字的传承,文化的传承,生命的传承,生生地担起了中国的文脉。才疏学浅如我,虽不妄图将自己与中国文脉相接,却能感受:文字仍在,文脉永存。文字——中华民族的根源,中国文脉的基础,应该深深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灵魂深处。

网评《中国文脉》是“最好看的中国文学简史”,想必自有其道理。既然如此,何不一睹为快?


返回列表
上一篇:严守“安全线” 筑牢“幸福线” 下一篇:以青春作笔,逐梦港航